旅游教育动态 2023-10-30

旅游管理专业的产业学院知多少?六抓一服务是核心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社会以及各行各业的今天,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引领着一场划时代的科技与产业革命,这已经不仅是一种趋势,更是所有高等教育机构不得不面对的新常态。面对这股劲不可挡的变革浪潮,锐意进取的高等教育者们正在从以往的"随波逐流"状态积极探索"引领潮流",从"被动适应"升级到"主动创新",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和引领者。在这个升级变更中,产业学院是各个院校探索的重点方向,旅游管理类专业也是如此。

近三年成立酒旅类产业学院的部分院校名单

产业学院是一种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核心,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探索有效衔接机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构建联动发展机制,旨在培养更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合作办学模式以及集生产、教学、研发、转化、创新、应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在这个文件中,明确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七大任务。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产业转型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强化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并推进多方合作

2. 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围绕重点发展领域,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等融合发展,深化专业内涵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打造特色专业

3. 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引导企业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产业认知程度

4. 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合作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和实训环境,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建设一批实验、实训基地

5. 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设立特设岗位,加强教师培训,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基地,推进教师激励制度

6. 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鼓励高校和企业整合资源,建设联合实验室,开展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创新竞争力

7.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形成共建共管架构,探索治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区,实现教育、创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在职业教育领域,产业学院代表着产教融合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和先进的阶段,它是产教融合新形态的具体体现。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历史证明,职业教育的不断演变实际上是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不断创新的过程。产教融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求职业教育采用"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产教融合"的发展策略,确保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之间实现紧密对接,并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循环。

产业学院作为一种平台,它促进了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培养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本科院校中的现代产业学院相比,职业教育的产业学院在目标设定上更为注重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操能力。因而,众多的课程和实训项目直接源自企业的现实需求,重点在于为产业的当前需求提供服务。毕业生从这些院校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快速融入职场。相对地,本科教育中的产业学院虽然同样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它们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

无论在本科院校还是职业院校旅游领域的产业学院,在建设方面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挂牌"现象严重,校企合作之间存在障碍。一些产业学院存在办学定位不清、长期性战略规划缺乏、行政化色彩浓厚、内部的监督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产业学院的各个利益相关方要进行专业的顶层设计和项目管理,共同克服如下挑战:

1. 变革时代的适应性:无论是企业还是院校,在大变革时代如何跟上新理念和新方法

2. 利益驱动机制:在充分理解各利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性驱动产业学院发展的机制和利益分配

3. 技术支持:获得产业学院建设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以及技术支持的可持续性

4. 企业经验转化形式:企业实践经验转化为教育内容,需要有效的转化机制和方法

5. 沟通与互动: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有效性、互动深度、互动广度

6. 项目管理的专业性:有效的目标制定、实施计划、资源协调和管理

7. 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确定如何持续获取资源支持、如何处理可能的风险

8.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评价产业学院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

因而,产业学院的建设首先要进行顶层设计,包括共同价值观、目标基础上的机制和框架设计,以实现产业学院各方长期的、持续的紧密合作,共同聚焦重点任务的完成。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2021年中国校企协同创新大会上发表的《建好现代产业学院,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演讲中,将产业学院的重点任务归纳为"六抓一服务":

1. 抓专业:要紧密对接产业链,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凝练办学特色,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并根据行业产业的发展趋势,建设和强化市场急需的专业

2. 抓课程:要构建能快速响应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鼓励行业企业深入参与课程建设,确保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利用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学生的课程和毕业设计的素材,并引入丰富的产业课程资源

3. 抓技术:要构建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推进数字校园和智慧教室的建设,发展虚拟仿真平台和在线课程等,同时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

4. 抓实践:要构建"浸润式"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加强"产学研用"的体系化设计,鼓励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活动,并利用真实生产环境进行实地教学

5. 抓教师:要构建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完善产业兼职教师的引进和认证机制,推动校企人才的双向流动,并通过校企导师的联合授课和指导来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6. 抓教材:要共同开发高质量的教材和案例库,确保教材内容能反映产业发展的前沿和实践成果,并探索开发具有表现力、吸引力和前沿性的新形态教材

“一服务”:服务高素质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实践创新水平。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旅游教育领域的产业学院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为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平台。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拓宽国际视野、推动数字化人才培养以及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产业学院将成为推动旅游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旅游领域的产业学院将展现出更加光明和充满活力的前景,为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人才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