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旅游培训 2022-11-23

瞿立新教授分享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资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近日,由全国旅游职业教育突出贡献人物、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瞿立新教授带来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资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在线讲座在问途直播间成功举办。讲座内容精彩纷呈,干货满满,受到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瞿立新教授首先从目前教育改革面临的课堂之变、教育技术之变、时代之变讲起,指出教师应主动应变,在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职业、新业态层出不穷的时代中持续学习,利用新的教育手段使课堂彰显活力。

三教改革作为国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教师需要清晰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类型教育作为一种跨界教育,需要对产业转型升级有清晰的把握。行业、专业(群)、课程、教材是一个链群。因此,在教材编写方面,需要从整个产业政策层面,对产业各时期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教师需要系统地厘清"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根本问题。瞿立新教授对这三个问题一一进行了讲解。


谁来教?教师是主体,同时还包有企业的兼职教师。专任教师要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教育技术的转型升级,不断进行专业转型,从而提升自身教学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这也和教材是相关的,因为教材是教师为主体进行编写,如果编写者的理念、知识范畴、能力范畴都不足以驾驭相关专业,又如何能编出一本好教材?从教师的成长角度来讲,真实有效的教师挂职锻炼是非常有效的培育手段,同时,教师也应具备国际化视野。


教什么?教材的内容首先要贴合行业发展,同时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大趋势下,还需要重点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字化逻辑。教材编写的依据要从课程标准入手,和课程建设进行有机结合。


怎么教?需要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场景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场景式教学既包括在企业岗位的顶岗实习,也包括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方面,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获得切身体会,而不需要教师进行说教;岗位实习方面,如何实现情境性、挑战性、高端性和育人性,从而实现实习和教育一体化?这是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考虑的。

瞿立新教授强调,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包括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要面向未来。


成果导向教育是要基于学生的所学、所得,而成果检验最终通过学生和企业两个维度进行。学生对课程、对教材、对专业满不满意?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而除了知识和技能方面,企业更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品格的提升,因此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上也要进行考虑。所以对于教材开发,不能孤立地"就教材论教材",而是始终要把教材、课程、专业进行统筹考量。

瞿立新教授也提出了当前教材编写存在的一些共性的不足,比如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内容陈旧且更新不及时、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不紧密、教材选用不规范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学习能力、阅读习惯、学习目标明确等方面都存在短板,如何针对学生特点,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可以采用让学生以"角色扮演、模拟训练、闯关晋级、渐进提升"的学习方式,完成各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如何在教材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材能否适应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些都需要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全面考虑。


瞿立新教授表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依托于专业(群)建设。教材编写的整体框架设计要从专业(群)出发,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以及具体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从而使得教材的形式和内容达成统一。教材应依托于"教材+微课+MOOC+SPOC+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模式。"岗"是教材的根本,结合技能大赛,"岗-课-赛-证"要在教材中充分体现,从而使得教材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受学生欢迎、受企业认可、成果显著。

在MOOC和微课方面,瞿立新教授同样进行了分享。MOOC作为在线开放课程,它的基础还是教材,包括视频、文档、PPT、话题讨论、习题、考试、延伸阅读等都要基于教材。教材和课程应该是一体化的设计,教材的设计也要跟在线公开课程进行统筹结合。在微课方面,有一些主题内容是各个专业都需要的,例如,如何建立团队、如何运用思维导图等,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同样的脚本框架进行重新编排和拍摄,从而使微课与课程结合得更加紧密。



瞿立新教授也对活页式教材和工作手册式教材进行了说明,指出应更着重其理念,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在新理念下进行教材编写。另外,瞿立新教授还介绍了如AR增强现实教材、MR混合现实教材和XR拓展现实教材等新形态教材,这些都是为了能让学生身临其境。

作为总结,瞿立新教授以江苏省十四五首期规划教材、十三五重点教材《文化旅游经典诵读》为例,从教材的框架设计、学习计划制定、学习目标设计、活页式结构、音频及图片资源配置、学习评价设计、相关在线开放课程和微课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瞿立新教授最后提醒,不同的老师对同一本教材的解读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把自己不同的体验、经历融入到对教材的理解,这样才能把教材讲活。作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从"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的角度出发,从"学生觉得、企业觉得、社会觉得"出发,从而才能使我们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和促进者。